心理中心开展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培训
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为了帮助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普及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建设一支素质全面、能力较强的朋辈心理互助队伍,更好地创建班级心理防护体系,10月25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了主题为“沟通有道,互助有方”的线上专题培训活动。全体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心理社团成员、心理志愿者共3000余人收听了讲座,同时,各宿舍同学在寝室信息员的带领下也参与其中,整场培训取得了预期效果。
本次培训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陈晓霞老师主讲。讲座从我们每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入手,从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工作方式、基本素质及工作原则,朋辈辅导的基本态度,朋辈辅导常用的咨询技巧等四个部分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分析。
培训除了让朋辈心理互助队伍明确自己观察员、疏导员、宣传员和预警员的角色、职责,学习常用的疏导方法,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组织心理教育活动,学会识别心理危机,把握保密、接纳、实事求是等基本工作原则和无言的陪伴、大耳朵小嘴巴、说停就停等基本态度外,还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尊重、热情、真诚、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朋辈辅导中常用咨询技巧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陈老师还重点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产生的紧张焦虑、睡眠紊乱、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症状和影响,为大家开出了“心理药方”。明确提出这是个体在应激状态下的正常表现,只要经过合理的调适,就能够恢复到以往的正常状态。但如果放任自流,在长期的负面情绪和事件中会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作为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在做好自我心理保健的前提下,要擅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去识别心理问题,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走出情绪阴影。
在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中,陈老师鼓励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将培训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大胆践行职责,积极开展活动,主动沟通交流,加强关爱互助,传播健康理念,努力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增强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的信心,师生一体,生生同心,协同守护好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和校园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