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团十九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团省委、省学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23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7月1日起,平博app下载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们响应号召,正式开启学院2023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实际行动书写我院青年学子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新篇章。
本次社会实践,学院共组织三个省级重点团队、三个院级重点团队,赴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新康村灾后重建移民安置点、周边乡镇社区街道等地,开展包括“乡村振兴”文化下乡、农技推广下乡、“青春社区志愿行”义诊义剪、法制宣讲、推广普通话、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走访调研等活动。
7月1日上午,活动正式启动,在兰州新区西岔园区党委、管委会、团工委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下,由我院教育艺术学院60多名师生专业演职人员组成的“文化轻骑兵”志愿团,赴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星光蘑菇小镇”新农村旅游示范园,为首届兰州新区“和美乡村情,魅力西岔行”乡村旅游节开幕式献上两场主题鲜明、内容向上、充满民族特色和文艺气息的专业演出。志愿团以当代大中专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青年人的社会担当,为参加活动的上万名观众和游客讲述兰州故事、呈现甘肃文化,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文化经济发展,为本次社会实践开启了文化惠民的志愿服务序幕。
“回访农家书屋,农机科普助农”。7月3日,我院农林科技学院志愿团30余名青年师生和党员代表,在经过前期充分沟通和调研的基础上,来到西岔园区新康村灾后重建移民安置点,参加新时代农技科普知识讲座推广活动和新图书捐赠仪式。几年前,在新康村建设搬迁初期,我院各级青年师生就发扬艰苦奋斗的青年作为,同属地一起进行了多达十余场的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惠及几千户上万名搬迁群众。本次活动组织青年党员、团员师生重回当年奋斗过的地方,用眼睛丈量和体会新康村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力所能及的专业服务,为它的建设添砖加瓦。此次活动,也是农林科技学院党总支和团总支与新康村村委会展开属地党建带团建共建机制的开始,让搬迁群众早日安居乐业,让新农村建设再上台阶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与此同时,我院“青春社区志愿行”实践团队也奔赴兰州新区西岔园区各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由卫生健康学院及旅游航空学院志愿者组成的团队进入社区开展“健康中国”义诊、“天马义务剪发”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急救知识科普、义诊、防艾、禁毒、基础保健、义务理发与清洁服务,社区近千人次居民参与其中,开启了社区基础惠民服务志愿服务的序幕。
在西岔园区文景苑小区,我院城市建设学院、理工学院、财经商贸学院组成的普法宣传队、推广普通话志愿培训队、民族团结进步实践队,同样开展了形式多样、题材新颖的活动,大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向近两千名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的普通话培训和普法知识普及,并向小区留守儿童捐赠了文具等慰问品,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居民知法守法懂法的法制意识,进一步推动了普通话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云程发韧万里可期。作为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篇,我院青年师生们用行动践行初心和担当,在暑期伊始开启了自己的社会实践新征程,接下来,学院各级实践团队将持续开展走访、调研和志愿服务工作,为强省会、乡村振兴和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必将用实际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以时不我待的青春本色镌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答卷!
图文来源 | 团委 新闻中心
编辑 | 胡锦东 卞晨
责编 | 胡红霞
审核 | 柴克浴